​中国十大撞车事故车(中国事故车排行)

中国十大撞车事故车(中国事故车排行)

本文目录一览:

1、吉林公主岭发生车祸致多人伤亡,导致车祸的事故原因是什么? 2、中国最大车祸是哪一起 3、中国每年的撞车事件有哪些?(要统计数据)!!! 4、上半年车祸去世人数 5、“键盘客户”完成比亚迪汉全国首撞,85km麋鹿测试当场翻车 6、江苏致11死车祸原因查明,司机有无超载、超速行为?

吉林公主岭发生车祸致多人伤亡,导致车祸的事故原因是什么?

吉林公主岭发生惨烈车祸,多人伤亡,当地网信办发言人表示情况严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今年5月6日,中国吉林公主岭一个路口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车祸,根据目击者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出,至少有六人以上出现了伤亡,据悉是一辆面包车引起的事故,可以说这样的事故是非常的令人后怕的。

根据现场的照片以及目击者和记者的询问调查,目前官方正在进行深入的调查,伤亡情况也是没有公布出来,可见这一次事故的严重性。个人认为这一次的事故应该是因为面包车的原因,毕竟根据当时的照片,可以看出面包车已经严重的变形了,几乎是粉碎了,可能是因为车辆失控或者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导致的。

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可以说是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大到几十辆车发生亲密接触,小到一辆车磕磕碰碰,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天气、司机、车辆的原因。

我们在驾驶的时候司机是最重要的一环,司机掌控着速度和方向,也有着决定是否遵守交通规则的真正的权力,司机可以说在很多的交通事故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责任。

再者就是天气的原因了,很多的极端天气的状况下,我们的车辆是非常的容易受到影响的,驾驶员的视野以及判断能力都会受到影响,雨雪天气,结冰天气,飓风天气,大雾天气等等,都是可以造成交通事故的。

最后就是车辆的原因了,毕竟车辆是载具,也是发生意外事故的真正的第一受害者,很多的车辆因为控制系统或者刹车系统失控会出现意外,也有是因为车辆年久失修导致的意外情况,及时按时检查车辆安全性能也是保证交通安全和驾驶安全的重要一环。

中国最大车祸是哪一起

 1、1971年12月7日,451次近郊旅客列车和837次货车在京广线琉璃河站发生尾追相撞的重大行车事故,铁路职工和旅客死亡14人,伤22人,中断行车1小时40分;

2、1976年10月16日,广州到深圳92次在广深线41公里处脱轨颠覆,旅客18人受伤,中断行车24小时59分;

3、1978年12月16日南京开往西宁的87次在陇海线杨庄车站与西安开往徐州的368次拦腰相撞,造成旅客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1人,客车报废3辆,中断行车9小时30分,被称为震惊中外的“杨庄事故”;

4、1980年2月19日,南阳开往郑州的410次(郑州客运段担当)旅客列车到达郑州车站时,3号车厢因为旅客携带摔炮爆炸,造成1名旅客死亡,8名旅客受伤,客车报废1辆;

5、1980年1月22日,长沙开往广州的403次列车,到达京广线株州车站时,因为旅客携带发令纸燃烧起火,造成旅客22人死亡,4人受伤,客车大破1辆,小破1辆;

6、1981年7月9日,成昆线尼日至乌斯河间的利子依达铁路大桥被泥石流冲塌,正在通过的442次列车2台机车、1辆行李车和1辆客车坠入大渡河内,造成130人失踪和死亡,146人受伤,线路中断15天;

7、1981年10月20日,由加格达奇开往三棵树的274次列车运行到颚尔格奇和朝阳村间,由于罪犯实施爆炸,造成旅客3人死亡,65人烧伤,客车大破1辆,中断行车2小时50分;

8、1984年5月14日,济宁开往三棵树的117次旅客列车在深山线房家和大红旗间,因为旅客吸烟引起列车火灾,造成旅客死亡6人,伤22人,报废客车2辆,小破1辆,中断行车1小时14分;

9、1984年12月18日,武昌开往广州的247次(武汉客运段担当)旅客列车,运行在荣家湾至黄秀桥间,3号车厢因旅客携带雷管发生爆炸,造成该旅客当场死亡,3名旅客受伤;

10、1986年1月15日,武昌开往广州247次旅客列车,运行在京广线白石渡至坪石间,由于犯罪旅客在7号车厢实施爆炸,造成旅客死亡7人,重伤11人,轻伤27人。

中国每年的撞车事件有哪些?(要统计数据)!!!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由于一次死亡人数高达10至30多人,其惨烈的事故场景和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无不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不断引起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以2005年为例,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死亡98738人,伤469911人,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其中重特大交通事故47起,死亡807人,伤705人。一次死亡10至19人34起,死446人,伤531人;20至29人11起,死275人,伤134人;30人以上2起,死86人,伤40人。

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并不是说交通事故就无法避免。面对这样一个各国都十分关注的世界性难题,我们仍然可以从对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个案分析,来总结经验和教训。笔者无意去深究每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谁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而是想从隐含在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去探析避免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换言之,也就是重特大交通事故个案突显的是“局部缺陷”还是“综合病症”,搞清楚这其中的分别,无论是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来说,还是对社会各阶层人士、特别是交通参与者都不无裨益。

一、重特大交通事故个案的偶然性分析

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其不可避免的偶然性。在道路交通行为中,人、车、路的基本要素,决定了交通行为过程中的安全性。或者说一次交通行为的安全系数往往取决于何人驾驶何车行驶在何种道路上,这是最基本的客观事实。偶然性都是寓于必然性之中的,有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必然隐患存在,最终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偶然性就是“碰巧”被某人驾驶某车在某条路上发生了而已。2005年 11月14日6时许,山西黎城县驾驶人李孝波驾驶黎城白龙运输有限公司晋D13513号大货车,行至长治市沁源县境内222省道119公里处,车辆冲入路侧学生队伍中,造成20人死亡、19人受伤。这起特大交通事故,有几种偶然性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该起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疲劳驾驶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二是车辆是重型拖挂车;三是车祸受害者是一群不该出现在道路上的晨练师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起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且其中每一种偶然因素都可能造成较大的交通事故。

据有关媒体报道,世界上最安全的道路在英国,英国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最完备最发达,同时,英国人有着良好的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因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最低。最不安全的道路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多山路且比较贫穷的国家。各种车辆和人畜混杂行驶在道路上,道路安全设施和标志若有若无,驾驶人素质低下,喜欢开快车且因安全管理不到位易导致疲劳驾驶。我们说,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一定会暴露当时、当地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的“局部缺陷”。山西沁源的例子中有,其它道路交通事故中也一样存在。如果驾驶人不疲劳驾驶,或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不是一辆大型车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可能会小些;如果不是晨练长跑的师生在“危险地带”锻炼,或许该起事故充其量是个单方事故;如果……我们不能设想这些假设,因为惨痛的事故教训让我们震憾,我们应该深思这些“局部缺陷”中的综合因素。

二、重特大交通事故挑战的是隐含在事故背后的“综合病症”

重特大交通事故以无数个死者的生命和伤者的鲜血让我们痛心,这种切肤之痛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为,新的个案仍然会出现,巨大的伤亡数字仍然会剌痛我们的神经。2006年1月4日至7日,安徽、山东、广东省又先后发生3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月4日23时许,安徽省阜阳市运输总公司宏运分公司驾驶人王学伟驾驶皖KB2703号大客车,乘载47人(核载38人),由浙江丽水驶往安徽阜阳,行至安徽滁州市境内合徐高速公路40公里处,因雪天路滑,在避让前方事故车辆过程中紧急制动措施不当,车辆冲出路面,侧翻于道路右侧路基下,造成7人死亡、29人受伤。1月4日12时40分,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驾驶人何成松驾驶湘M81312号大货车,由广州驶往江西方向,行至广东省新丰县境内105国道2408公里处,因超速行驶,车辆越过双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广东省河源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粤PU0420号大客车正面相撞,造成8人死亡、19人受伤。1月7日7时7分,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驾驶人阚子明无证驾驶无牌中型客车,乘载39人(其中小学生37人、教师1人,核载18人),沿乡村道路行至与322省道交叉路口处,因未按规定让行,与聊城交通汽运集团有限公司鲁P95525号大客车相撞,中型客车发生侧翻,造成1名教师和4名小学生共5人死亡、4名小学生受重伤。

从公安部通报中我们得知,上述3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暴露出当前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是对客运车辆路检路查制度未落实。二是对运输企业和营运车辆安全监管不到位,包车运输管理漏洞较大。三是运送学生车辆安全问题仍较严重。四是冬季恶劣气候应对措施不到位。特别是高速公路在冰、雪等情况下未能及时采取封闭道路、压降车速、提醒安全驾驶等管理措施,安全隐患较大。

而从深层次的原因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的“综合病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是国人的一大顽症。2004年5月1日,我国颁布施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违规违章行为一律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来加以规范,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也依法加大了查处力度,虽然交通违法行为的总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仍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上述3起特大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驾驶人超速行驶、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这在现阶段我国交警警力不足,管理触角尚延伸不到位的现实情况下,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居高不下的交通违法行为,是“综合病症”中最为突出的病症之一。

(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国人综合素质严重“缺钙”的表症之一。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是一个让人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但纵观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唯独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却一直反应迟顿。一旦有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报刊、电视等媒体均有所报道和广为宣传,但国人采取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或将其归咎于某人的运气不好,诸如此类的近似于麻木的思想,助长了国人交通违法后罚点款了事的无所谓态度。有不少人不仅自己交通违法后不以为耻,而且对他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熟视无睹,且荒唐到明知可预见交通违法行为会危及到自身的安全也无动于衷的地步。因而坐超载超速车、带病车习以为常。比如对运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重视并非是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直接参与,而是只要涉及妇女和儿童时,参与交通行为的人都会自觉地提升安全意识,以避免出现恶劣的后果。而山东聊城“1.7”特大事故中,肇事驾驶人长期无证驾驶非法购入的无牌中型客车,运送本村及附近的小学生上下学,事发时车辆超员117%,在这种情况下而无有识之士的“干预”,且车上还有一名教师,这不能不说是国人的一种悲哀。

(三)交通安全综合管理相对滞后是我国重特大交通事故屡屡发生的“综合病根”。重特大交通事故是相对于一般道路交通事故而言的,道路交通事故虽有大小之分,但其发生的原因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国幅员辽阔,道路里程长,人口密度大,拥有机动车辆的基数惊人。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来说,其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机制。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理论研究,到政府部门、文化教育部门;从社会各阶层、各单位到每一个公民,都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强制性措施入手,通过引导、教育、惩处、宣传等等综合手段,尽快建立和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有的交通安全文化,在全民中固化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人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风尚,使崇尚交通法规、出门走路注重安全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惯意识,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一种新民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现阶段综合管理手段欠缺,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和人们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深层次矛盾。

三、治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病症”的几点思路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牵涉众多的管理部门,也涵盖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笔者仅从公安交巡警的角度来谈谈治理“综合病症”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必须依靠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交巡警部门要想管理好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压降交通事故,就必须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切实营造好大环境、大气候,对于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事。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是要善于走群众路线,切实打好亲民、爱民牌。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使交巡民警增强了与辖区群众的联系,真正从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出发,就要切实了解辖区群众的所思所想,群众的期盼和要求,在做好交通安全宣传的同时,解决群众提出的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就能够真正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容易疏忽的重大安全隐患。

三是注重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也是正值世界观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可塑期。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交通法制意识淡薄的现实,就必须从娃娃抓起,带动和影响成年人的行为习惯。

四是交通安全管理必须要有针对性。交巡警部门常年都在搞专项整治行动,全国、全省、全市性的行动可谓是此起彼伏,但对基层交巡警大(中)队来说,应该根据辖区管理实际,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要通过对辖区情况进行调研和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改善,就能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尽力减少和避免它的发生。特别是要尽力减少和根除地域性的“局部缺陷”,同时,将治理“综合病症”作为一项长期努力的方向,就可以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步入良性循环,就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真正创造一个优良的道路交通环境。

上半年车祸去世人数

2021年全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61703人。 2021年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1703人,同比下降1.7%;中国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为250723人,同比下降2.1%。 其中2021年中国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最多地区为广东4678人;交通事故中受伤人数最多地区为湖北25322人。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对2020年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造成人员死亡集中的路段进行排查,并对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出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10大路段和肇事突出10大交通违法行为。

按照高速公路每20公里、国省道每10公里接报的事故情况统计,2020年上半年事故多发10大路段共造成80人死亡,其中7处位于高速公路。这些路段具体包括:

1、山东省206国道枣庄市境内646公里至656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5起、死亡10人。

2、G5京昆高速陕西省西安市境内1130公里至1150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10人。

3、G15沈海高速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760公里至780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8人。

4、广东省347省道清远市境内93公里至103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起、死亡8人。

5、G36宁洛高速安徽省滁州市境内124公里至144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起、死亡8人。

6、G80广昆高速广东省肇庆市境内18公里至38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交通道路事故3起、死亡8人。

7、福建省208省道漳州市境内272公里至282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7人。

8、G22青兰高速甘肃省定西市、兰州市境内1798公里至1818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起、死亡7人。

9、G45大广高速江西省吉安市内2884公里至2904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起、死亡7人。

10、G76厦蓉高速贵州省贵阳市境内1481公里至1501公里路段,2020年上半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起、死亡7人。

根据2020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肇事突出的10大交通违法行为分别为:未按规定让行、超速行驶、无证驾驶、醉酒驾驶、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逆行、违反交通信号、酒后驾驶、违法超车、违法会车。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交通违法犯罪行为,道路运输企业要切实履行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排除风险隐患,管好运输车辆和客货运驾驶人。

“键盘客户”完成比亚迪汉全国首撞,85km麋鹿测试当场翻车

在一次所谓的“麋鹿测试”中,比亚迪汉完成自己的“全球首撞”。而在此之前,官方一直把80km速度完成麋鹿测试作为新车的宣传点。

有人认为电动车的发展实现了我国 汽车 工业的“弯道超车”,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没有定论,但电动车肯定让很多人实现了更有信心的直线超车。

凭借电机起步即输出最大扭矩的特性,几十万的电动车能做到百万级超跑的零百加速,确实很强悍。但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这不,刚上市不久的比亚迪汉在客户试驾中遭献出了“一血”  。

马路当赛场,

“麋鹿测试”惹祸端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一台比亚迪汉横在路当中,车头损失惨重,车前方的一棵树歪在那边,显然二者发生了碰撞。

▲而根据网上流出的聊天记录,这起事故的起因是客户试驾时想通过“麋鹿测试”来体验该车的机动性能,第一回75km/h测试,感觉车头拉回挺轻松,第二回直接加到85km/h,方向没打回来撞到了树上。

而在此之前,比亚迪在宣传上很突出汉的操控性  ,网上有大量的关于80km/h过麋鹿测试的文章,客户可能看到了这类宣传,所以在试驾时产生了好奇心,想要亲身体验一下也合情合理。

这里首先不得不吐糟一下4S店的安全意识,竟然会在非封闭的道路上做“麋鹿测试”,并且还是让客户自己而非专业人员来驾驶。如今造成车撞车后果,我觉得交警都有必要介入调查一下,是否造成“危险驾驶罪”?  对于这样的做法绝对不能姑息。

另外一方面,并不是“猛打方向变道”就叫麋鹿测试  。该测试有严格的尺寸标准,没有根据标准来的话,失控的临界值很难把握,在这里建议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士不要随意尝试,而且一定要在封闭道路进行。

什么是麋鹿测试?

首先麋鹿测试的路线有严格要求,如上图所示,对车道的宽度以及避让区的长度都有具体数据规定。具体的测试方法是这样的:在车辆满载状态下以恒定速度驶入测试区,不踩油门和刹车的情况下进行高速避让,车速也不是上来就选一个比较高的速度,而是先以一个相对较低的车速测试,然后再慢慢提升车速。

所以,这次事故中的试驾者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 第一 ,没有按标准放置锥桶,单在马路上紧急变道再拉回原车道,其避让区的范围太过模糊,无法界定这次避让是否符合规范;第 二 ,试驾客户第一次时速为75km/h,第二次直接加到85km/h,步子跨得太大。

麋鹿测试成绩好

就等于操控好吗?

麋鹿测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车辆底盘的素质,比如在这项测试中,轿车的成绩普遍比SUV来得好,因为前者重心低,悬挂行程短,这也符合“轿车的操控多数情况下好于SUV”的普遍认识。此外,影响麋鹿测试成绩的因素很多,比如轮胎、车身轴距以及驾驶员的主观水平等,但是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看ESP。

麋鹿测试 历史 上最著名的一次翻车,可能要追溯到1997年。当年全新一代奔驰A级推向市场,在瑞典 汽车 杂志的麋鹿测试中发生了翻车事故,注意,是翻车,不是简单的侧滑或撞锥桶。这让奔驰颜面扫地,很快就全面停产了A级,并召回已售车辆进行调整,而奔驰对A级做出的最大调整就是加装了ESP车身稳定系统。当时,大众对这个新玩意不是很熟悉,毕竟博世也只是在两年前才正式研发出来。也就是在奔驰A级翻车事故之后, 汽车 厂商才意识到ESP在极限情况下对稳定车身起到的重大作用。

随着ESP技术的日益完善,在它的帮助下,一些原本机械性能并不那么出色的车型也能获得比肩性能车的成绩,我们在翻阅Teknikens Värld的排名时看到,日产奇骏曾获得过比肩奥迪R8和克尔维特C6等超跑的成绩,但是因此就能判断奇骏的操控能和这两台超跑相提并论吗?相信大家都会摇头。

总的来说,麋鹿测试更多的是一个反应车辆安全性的测试,没法直接导向操控是否出色。希望大家不要忽视它,也不要神化它。马路不是速度与激情的赛车场,在遵守交规的前提下试驾车辆才是正确姿势。

江苏致11死车祸原因查明,司机有无超载、超速行为?

江苏致11死车祸原因查明,司机没有超载、超速行为。

记者从盐城市公安局获悉,4月4日凌晨G15沈海高速盐城段四车相撞致11人死亡交通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

4月4日0时30分许,李某某驾驶冀J7J828大货车在G15沈海高速上行驶中,右后侧一轮胎脱落在行车道上。

0时48分许,董某某驾驶辽BHH576(辽B3Y69挂)大货车行至该处,紧急避让时,失控冲过中央隔离栏,与对向沪DL4452大客车相撞,大客车后方行驶的冀JW8295(冀J12K3挂)大货车追尾碰撞大客车、鲁FBZ268(鲁FGZ78挂)大货车追尾碰撞冀JW8295大货车。

经调查,上述车辆驾驶人均无毒驾、酒驾,涉事车辆均无超员、超载、超速,董某某排除疲劳驾驶嫌疑。目前,李某某和其同车另一名驾驶人寇某某已被公安机关控制,相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扩展资料:

江苏盐城发生致11死19伤交通事故

据“盐城发布”消息,2021年4月4日0时51分许,沈海高速由南向北898km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11人死亡,19人受伤。目前,受伤人员均已送医院救治,事故现场交通已恢复畅通。

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和盐城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公安、卫健、应急管理、交通等部门全力开展现场救援、事故调查、伤员救治、善后处置等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江苏致11死车祸原因查明:大货车轮胎脱落

[img]

​如果地核坏了地球会怎样(这么弄地球真的不会坏吗)
​电砂锅煲汤一夜不妨吗 电砂锅煲汤的用处有哪些
​反常杀人狂魔董文语,一年内奸杀6人只因情绪反常
​树人之谜:世界上树人果然存留吗?
​世界上果然有佳人鱼吗,来瞅瞅科学家怎样说_很大概便是儒艮
​广州夏季旅游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广州十大夏季避暑旅游景点 广州夏季旅游去哪里
​史上十大闻名的反常连环杀手(图片)
​冷躲是保鲜仍旧冷冻的道理 冷冻食物的注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