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命吗挡住了安史叛军,唐玄宗还强令出战,是为何?
哥舒翰命吗挡住了安史叛军,唐玄宗还强令出战,是为何?
大家好,说起安史之乱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禄山攻占洛阳之后称帝,唐玄宗则在怒斩封常清、高仙芝后起用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进驻潼关之后据险而守,将安禄山叛军牢牢挡在潼关以东,然而次年六月,唐玄宗却迫使哥舒翰领兵出关,结果遭遇伏击惨败,潼关迅速告破,唐玄宗逃亡蜀地,长安随即告破。那么,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主动出击呢?
时代背景:安禄山攻陷洛阳称帝,唐玄宗换帅内部纷争再起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叛乱,迅速攻占河北地区。唐玄宗则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并令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
彼时,由于朝廷精锐边军尚未赶回,高仙芝、封常清只能在长安、洛阳临时募兵,非但兵力不足,而且战斗力极为有限,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便攻入了洛阳,封常清、高仙芝只得退守潼关不出,而唐玄宗则因听信监军宦官的谗言,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高仙芝处斩。
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唐玄宗则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兵20万驻守潼关。哥舒翰虽然能征善战,但此时已经是个50多岁的老将,而且因嗜酒如命、喜好美色导致身体一直有问题,前一年刚刚因中风落下半身不遂的毛病,虽然皇命不可违,但实在是难堪大任。
哥舒翰被起用之后,因与安禄山有旧怨,便伪造诬告因告发安禄山而免于获罪的安思顺(安禄山弟弟),结果导致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全部被杀,家人也被流放。此举直接引发了杨国忠的忌惮,而哥舒翰的属下劝说其诛杀杨国忠之事也被告发,此举直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此外,哥舒翰因身体原因,只得让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田良丘则因资历不够而无法服众,便让王思礼主管骑兵,让李承光主管步兵,结果王思礼和李承光又相互不服气,导致军队号令不一。再加上哥舒翰统军“严而不恤”,导致唐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哥舒翰也算是知己知彼,只是闭关固守,从不主动出战,安禄山屡次攻关均被击退,叛军主力被牢牢抵挡在了潼关以东数月。与此同时,在河北攻打史思明的郭子仪、李光弼也认为唐军只宜坚守,不可轻出。
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战?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开始,唐玄宗便开始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一时间使者“项背相望”,给哥舒翰造成极大压力。六月初四,哥舒翰无奈之下“恸哭出关”,结果遭到叛军伏击,唐军损失惨重,哥舒翰因部下背叛被俘,潼关旋即告破。
至于唐玄宗为何要迫使哥舒翰出战,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唐军急需一场胜利,安禄山示敌以弱。自安禄山起兵以来,唐王朝可谓屡战屡败,如果说河北失手有安禄山长期统辖的原因,那么东都洛阳的失守便是对唐王朝的一次致命打击,这种打击不仅体现在军心士气方面,安禄山在洛阳的称帝之举,更是对唐王朝的正统统治提出了挑战,此时就算唐军无法彻底平定叛乱,也至少应该用一场大胜来挽回军心士气和统治声望。而安禄山在攻打潼关失败之后,则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示敌以弱,而将精锐部队隐藏了起来,故意引诱哥舒翰弃险出战,虽然此计被哥舒翰识破,但朝中却并不知情。而唐玄宗正是在同年五月接到叛军“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后,才做出错误判断,进而以“贼方无备”为由强令哥舒翰出战。
2、洛阳乃是战略要地,唐玄宗急需收复。对于唐朝来说,洛阳绝非简简单单的东都,同样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新唐书·食货志》有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到唐朝时期,关中的产出早已无法支撑都城长安的消耗,而历经三国以来不断开发的南方则成为了大唐的重要粮食税赋供应源,而这条输送通道便是隋唐大运河,而洛阳则是隋唐大运河的关键节点。一旦洛阳长期被叛军控制,隋唐大运河便等于被拦腰截断,等于切断了都城长安的供应。同时,驻守潼关虽然足以抵挡叛军,却也等于将大唐堵在了潼关以西,断绝了与东部半壁江山的联系,再加上安禄山建都洛阳,这简直就成为了东西两帝并立的格局,唐玄宗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因此洛阳必须尽快收复。
3、将相不和矛盾激化,杨国忠谗言不断。前文说过,哥舒翰被起用之后,很快便与杨国忠爆发了矛盾。当时,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礼便曾劝说哥舒翰,应该效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计策,“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七国之乱”时叛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汉景帝杀晁错使其出师无名),虽然哥舒翰没有采纳,但此话却传到了杨国忠耳中。为了自保,杨国忠以“抵御叛军”为名,在唐玄宗同意之后招募了三千精兵由心腹日夜训练,又招募一万军队由心腹杜乾运统领驻军灞上,名为抵御叛军,实则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则上书请求对灞上军队统一指挥,结果以商讨军情为由将杜乾运诱杀,吞并其军。此事之后,杨国忠与哥舒翰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唐玄宗之所以迫使哥舒翰出战,正是有杨国忠在旁不断煽风点火的作用,而作为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的话语还是有相当分量的。
除了以上几点原因之外,哥舒翰作为领军在外的将领,本就容易受到朝廷猜忌,再加上他乃是突骑施哥舒部出身,本就属于异族,朝中对其的猜忌可想而知,这恐怕也是他不敢强行抗命的原因。
此外,从此后事态发展来看,哥舒翰对于部下的掌控力度极为有限,他虽然看出了安禄山的示敌以弱,但部下不仅没能看出,甚至以为战功近在眼前,这才导致了主力一战尽损。因此,部下的强烈出战愿望,恐怕也是导致哥舒翰被迫出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 东周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在位时间有多长?他的结局如何
-
2023-08-23 01:34:59
-
- 曹叡不同意司马懿伐蜀建议的真相是什么?顾虑是什么
-
2023-08-23 01:32:44
-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为什么这样对待韩信呢?
-
2023-08-23 01:30:29
-
- 张苍为什么继任西汉丞相?他有哪些作为?
-
2023-08-23 01:28:13
-
- 齐桓公和晋文公相比其他三位春秋霸主,有何突出贡献?
-
2023-08-23 01:25:58
-
- 被誉为北魏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为什么会在晚年受尽凌辱?
-
2023-08-23 01:23:43
-
- 李世民一共有多少儿子和女儿 他们的结局如何
-
2023-08-23 01:21:28
-
- 为伍子胥保守秘密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
2023-08-22 16:44:40
-
- 历史上的严嵩到底是什么样的 严嵩身上都是缺点吗
-
2023-08-22 16:42:25
-
- 占据关中的马超为何要归顺刘备?有什么有关
-
2023-08-22 16:40:10
-
- 如果蕞之战中庞煖一举拿下蕞城,秦国还有壮大的机会吗?
-
2023-08-22 16:37:55
-
- 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是谁?
-
2023-08-22 16:35:40
-
- 魏延为何没能成为五虎将之一?真相是什么
-
2023-08-22 16:33:25
-
- 跟随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李恢,怎么名气不大?
-
2023-08-22 16:31:10
-
- 乾隆皇帝的功过如何?他的历史评价怎样呢?
-
2023-08-22 16:28:55
-
- 为了解决宦官何进为何要召董卓进京?他不是自己有兵吗
-
2023-08-22 16:26:40
-
- 论实力刘璋比刘备还强大 刘备是怎么打败他的
-
2023-08-22 16:24:25
-
- 刘邦在临终前,把保卫国家的重任交给周勃的用意是什么?
-
2023-08-22 07:47:37
-
- 汉文帝刘恒的原配王后是谁?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
2023-08-22 07:45:22
-
- 秦琼号称秦王麾下第一勇将,为何没在玄武门之变的记载中?
-
2023-08-22 07: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