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的是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为历代儒客尊崇,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三纲五常的出处

三纲出自《白虎通义·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五常出自东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

三纲五常的解释

三纲: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

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

​民国政府为何两次废除了春节
​华沙之跪的意义和历史影响
​中国最长寿的人活了443岁吗(我国历史最长寿的人)
​以少胜多的4大闻名战争 官渡之战爆发在东汉暮年
​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吗)
​纯悫皇贵妃并不受宠,为什么能一生平安喜乐、享受殊荣?
​李渊建立唐朝之后 杨广后代又是什么结局
​刘询年轻时的遭遇有多令人同情?他是如何从霍家手中夺得权力的?